中量大•专业巡礼 | 走进省级一流专业——声学
理|学|院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17年获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浙江省一流专业,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专业,是浙江省唯一的声学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只有四所大学开设了声学专业。声学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新技术领域,是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及其效应的科学,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且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特征的物理学二级学科。声学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延伸性,其应用已深入到国防、电子、通讯、能源、材料、生物技术和医学等几乎所有重要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
1. 办学特色
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在计量、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声学计量是十大计量之一,我校声学专业结合办学特色和社会对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电声学和超声学为重点培养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声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声技术、超声技术、声学计量及声学测量技术,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从事音频工程、超声工程、电声和噪声测量及超声检测等领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2. 培养方向
本专业设有电声工程和超声技术两个培养方向。
(1)电声工程是以电子技术、应用声学和声电换能原理为技术支撑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型学科。学习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基础、声学基础、声学计量及测试技术,电声器件设计及仿真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音频工程、电声计量及测试、语音识别、声通讯相关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2)超声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该方向除学习数理和声学基础课程外,还将学习超声理论和超声技术前沿研究手段等,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能够在超声技术及检测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
声学专业目前有5届学生毕业,声学专业人才需求供不应求,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40%以上,其余学生均在声学知名企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声学基础、出色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异的特色创新型人才。经过四年的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修养、卓越的专业造诣、优异的创新思维方式,为毕业生在声学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计量检测、生产制造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正高级9人,副高级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人;89%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2%以上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洪堡学者、浙江省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教育部物理类专业和大学物理教指委华东地区委员会委员、省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和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委员等。
专业教师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发表《Nature》《Physics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内的学术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2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
4. 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声学基础、电声技术基础、超声技术概论、噪声及振动控制、声学测量、声学计量、超声换能器原理、超声检测技术、声学实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工技术基础、机械制图、力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固体力学、热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

浙江省声学计量与测量虚拟仿真实验
单点激光声学振动性能测试系统
全声场激光扫描振动性能测试系统
大功率超声换能器的超声空化实验
二、办学条件
专业现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校一流(重点)课程15门;与新疆大学等共建《电磁学》虚拟教研室,推进慕课西行;主持省级教改课题4项和多项校级教改课题;主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拥有浙江省“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出版教材2部,学术专著5部。
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声学实验室,与知名声学相关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清大超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等签约了实习实践基地,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为我校声学专业设立“歌尔企业奖学金”,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新安江实验场为我校声学和应用物理学专业捐赠了创新基金用于物理类创新竞赛。
歌尔奖学金签约仪式

办学成果

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 2024年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和科技
物理实验竞赛 创新竞赛

2024年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和科技 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
创新竞赛 创新大赛

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 2023年第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和科技 创新竞赛
三、应用研究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及其效应的科学,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且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特征的物理学二级学科。声学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延伸性,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重要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形成了若干丰富多彩的分支学科,其重要的分支有电声学、超声学、水声学、噪声振动控制等十大分支。
电声技术是电声领域中发展得比较快的一个分支,在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有线或无线广播系统以及会场、剧院的扩声;录音棚、高保真录放系统等;此外还应用于发展中的声控语控技术,以及语言识别和声测等新技术。
超声及其应用是近代声学发展中最为迅速的新兴分支,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清洗、超声焊接、医学超声等已在工业和生活方面普遍推广,例如高分辨率的彩色B超仪、超声手术刀、超声骨密度测量仪等。
噪声污染已与空气污染、水的污染并列为人类环境的三大污染,因此噪声及振动控制已成为各国所重视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噪声信号与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有源降噪是当前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前沿热点。
水声学不仅仅应用于军事领域,在海洋开发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潜艇的定位导航和通讯遥控、失事飞机及海难救助的定位、近海油气田的数字地震勘探等。
电声产品应用
超声采油
大功率超声液体处理
超声手术刀
聚焦超声肿瘤治疗
超声切割
超声中草药萃取
气介式超声应用
四、就业情况
声学专业属于国家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目前国内开设声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仅有南京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三所高校,每年共计培养声学专业本科生不足100人,供需比严重失衡。
首先,声学专业考研录取率高。全国设有声学专业硕士点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715研究所等近30个知名高校和研究所,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上述单位硕士研究生具有非常大的专业优势和竞争力,考研录取率非常高。目前,声学专业有4届学生毕业,考研率40%以上,录取院校包括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声学所、同济大学声学所、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等。未考研学生均在声学知名企业就业,就业供不应求。其次,就业前景广阔,人才需求量大。声学专业毕业生除了在声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音频工程、超声电子器件、超声检测、噪声控制、超声医疗仪器相关的工作,非常适合在IT、电子通讯等行业从事语音识别、声通讯相关的工作,相对于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竞争优势,且与之竞争的同类专业人才非常少。以电声行业发展情况为例,2006—2014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从2069.4亿元上升到2774亿元,仅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聚集了上万家声学相关企业,电声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另外,根据参加中国功率超声分会和医学超声分会参会企业统计,国内从事超声相关企业几千家,每年产值也在千亿以上,超声技术人才需求量同样比较多。
吴鹏飞,13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硕导,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周沁心,18届毕业生,同济大学直博,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虞嘉伟,20届毕业生,现工作于海康威视。
陆炜文,22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