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中量大•专业巡礼 | 走进省级一流专业——通信工程

作者: 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1

中量大•专业巡礼 | 走进省级一流专业——通信工程

|息|工|程|学|院

专业介绍

主讲人

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严德贤

专业概况

通信工程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5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可授予学士学位,2021年获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支撑学科为我校一级学科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

本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约300人,正式在编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大多来自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985、211高校。目前专业有国一流课程1门、浙江省一流课程1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以及多项校级教学成果,依托的平台有“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磁波信息技术与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等较为丰富的资源。

面向国家信息通信产业和质检行业发展战略、服务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结合学校“计量、标准、质量”办学特色和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牢固的质量观念和明确的标准意识,能在电子信息与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以及通信测试技术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计量检定、运营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教授谈专业介绍

1.通信工程专业内涵怎么样?

通信(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其目的是传输消息。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总是要进行思想交流和消息传递,如古代的烽火台、击鼓、信鸽、旗语等,现代的广播电视、电报电话、短信邮件等。人们要传递的消息(声音、文字、图像或视频等)可以承载到电信号或电磁波上进行传输,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其支撑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地方”,按照“通信+检测+计量”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适应通信行业需求的具有标准、测量和计量特色的高素质通信技术人才。

2.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通信技术是以声、光、电信号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电子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达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目的。该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各类通信网络与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架构、标准协议、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等。比如如何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干扰如何,接收端如何正确判别和获取信息等。

3.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通信专业的学习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学生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钻研和学习能力,具有踏实肯干的实践精神。


4.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有: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模拟电子线路、数据通信与网络、数字逻辑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通信系统原理、无线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等。

特色课程开设了电子测量技术、无线电计量测试、无线测试综合实践等,此外还开设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与通信融合课程;建设了多样化的课内课外实践平台,实现全周期100%覆盖面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5.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在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实践环节,应用到较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知识,需要进行足够的实验和编程等训练,比如调试电路、测量数据、设计算法、调试程序、系统架构与联调等,可能一时会遇到一些困惑和困难,不过,正是经过这些实践环节的锤炼,才能增长学识和才干,提高专业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优化等方面,譬如大家熟知的5G/4G/3G/2G等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当然除了公网还有专网(交通、公安、银行等专用网络)的实施、设计和优化,还有适用于单位的局域网(WiFi)、家庭宽带上网、智能手机技术与性能等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

7.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去向怎么样?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在信息与通信行业中从事与通信系统与网络软硬件相关的科学研究、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等工作。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基本达到100%,毕业去向主要有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华为、中兴、新华三等)、通信网络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安防监控(海康、大华、宇视等)等以及大中小型IT企业和创业型公司,从事与信息通信相关的软硬件设计与测试、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近3年的升学率(读研)约为20%,升学的学校集中于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