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中国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前身是中国计量学院计量管理教研室,1989年开始招收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管理专业的专科生;1996年更名为质量管理教研室,并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1999年成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正式成立管理学院;2007年3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始终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贯彻“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的教学管理方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立足行业,服务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把学院打造成为我国培养“专业+质量”的经管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97名,其中专任教师82名,教辅人员1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2名,副教授45名,拥有博士学位45人, 占专任教师队伍的55%。拥有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重点资助、第二层次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等各类省级人才16名; 10人在省级以上各类组织担任常务理事以上学术职务。1人次担任国际标准化教育委员会主席,5人次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国际计量局联合工作组专家成员。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四个学科。建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质量发展研究院等五个研究机构和平台。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项目1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54项,到位科研经费3500多万元;在《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等SSCI、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在国家基金委管理学部指定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出版专著20部;“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变化对我国企业专利创造及有效运用的影响”等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在特色和学科基础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基础。
教学质量工程
学院现拥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以及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互联网金融国内合作办学项目1个;建有国家标准化教育培养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建有省优势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1门、浙江省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精品课程2门、省重点建设教材20余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项,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以教为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近五年来培养了2200余名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为我国质量管理和标准化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社会服务
多年来一直在质量、标准化、知识产权、金融工程、物流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大质量时代背景下的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企业提供战略支持和咨询服务。参加了《国家技术标准战略》、《国家质量报告》、《国家“十一五”认证认可标准化规划》和《浙江省标准化战略》等的编制工作;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被国家质检总局和浙江省领导传阅、批示;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地方标准30余项。每年为省内外质检部门开展专业培训,为10余家企业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培训、指导等工作,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各级政府在该领域里的重要智囊。
(数据截止到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