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走进中量大> 校园新闻> 正文

[中国质量报]精思国计 细量民生 ——在世界计量日走近“我身边的计量人”

作者: 浏览: 发布时间:2015-05-2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普及计量知识,扩大计量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计量、关心计量、支持计量,展示广大计量工作者默默奉献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情操,不断增强计量荣誉感和使命感,国家质检总局于去年9月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去年10月8日,《质检总局关于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的通知》正式下发后,得到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立即部署、迅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许多单位通过此次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计量宣传工作,很多地区(部门)先期开展了内部评选工作,积极推荐相关人选和材料,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计量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本次活动历时数月,经过宣传发动、人选推荐、初步筛查、网上评选、评委会评审等环节,在2015年5月20日前完成最终评选,共有22人成为“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人选。

值此世界计量日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专题报道,向广大读者介绍这些计量人中的优秀代表,展示他们高尚的职业品德、积极进取的工作情操,展现计量工作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增强国防建设实力,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技术基础保障作用。通过这些报道,我们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了解、关心和支持计量事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史玉成)在今年世界计量日到来之际,中国计量人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开展“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计量犹如空气,与大家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又往往不为人们所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倡导的这项活动,无疑将使全社会更多地了解、重视计量。

入选的22位计量人,有的来自科研一线,有的从事管理工作;有的专注于基础性研究,有的埋头在前瞻性研究;有的耕耘于民生计量,有的钻研国防军事计量……无论他们的工作领域与研究方向有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计量人。

在世界计量日这一天,让我们向所有默默奉献的中国计量人致敬!

经济社会发展最坚实的基石

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计量就是工业生产的“眼睛”。

说到我国汽车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叶声华院士的名字是必须要提到的。作为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杰出学者、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中国激光与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的开创者,叶声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激光视觉检测技术的研究。由于该项技术具有非接触、可在线、精度较高、可实现自动化测量等优点,研究成功后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汽车制造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生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在科研上素有“不要命”之称的叶声华院士,在投身科研近60年中,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用精密测量推动我国工业的发展。

近两年,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国际社会也在以新的眼光审视中国制造业。而在保证高铁运行安全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王彦春主持和参加的多项铁路计量基础研究项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对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量值溯源体系、高铁测量及量值溯源体系等铁路专用计量技术体系等。他在解决高速铁路动车组在线测量仪器仪表量值可靠性问题时,创造性地使用将量值溯源与计量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高速铁路动车组在线测量仪器仪表量值可靠性核查验证问题。

2008年8月的一天,在我国重要物资输运港口——日照港的装卸设备上,传感器监测到大型运煤翻车机电机过热进行报警,成功避免了火灾,挽回经济损失1200万元;2009年6月,上海长江隧桥220kV高压电缆监测到电缆温度超限,及时报警,避免了重大损失。这些都得益于一根细细的光纤。抱着“不能一直受制于人”的想法,中国计量学院教授金尚忠埋头于分布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整整20年。他和张在宣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项产品可以实时监测30公里传感光纤上每一点的温度变化,在测程长度、测温不确定度、空间分辨率、定位精度、测量时间等方面都优于或等同于国外著名光纤温度传感器生产商的同类产品。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关键技术,支持了50余家单位的科研、生产和工程,已在600多个隧道、电缆、煤矿巷道、输油管道安全监测上成功应用,保障了重大工程及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近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带动了我国光纤传感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杭州,不少社区的大爷大妈们,都认识一个如女儿般的计量人——杭州质检院医化计量检测中心主任蒋雪萍。尽管检测任务繁重,但她也积极投身计量惠民活动,仅2014年就参加各类服务活动10多次,义务为居民检定、检测、修理及清洗眼镜和血压计500多台件。每次活动,蒋雪萍的服务柜台,群众总是最多的。她带领着医化中心检测人员常年奔走在杭州地区7个市县的医疗机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和山村角落。像高频电刀这类手术精密器械,只能在非手术时校准,和同事加班加点检测早已是家常便饭。

像他们一样,黑龙江省计量院曹曙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张颖艳、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陈彬等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刻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力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国家核心利益最忠诚的卫士

在航空母舰、核潜艇、隐形飞机、洲际导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核武器等武器装备与设施中,都需要大量计量技术的支撑。正是一大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计量人,用自己的忠诚守卫着国家核心利益。

众所周知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的准确度水平直接决定了定位精度。世界上主要大国都在努力打造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体系,以免受制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天初自1997年以来,主持研制2型3台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复现秒定义,作为中国秒长基准。其中“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的不确定度为1.5×10-15秒,相当于2000万年不差一秒。2014年NIM5被批准为国家秒长计量基准装置。当年8月,NIM5铯喷泉钟经过评审,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标志着继法、美、德、意、日、英、俄之后,中国成为第8个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的国家,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不仅拥有话语权,更具备了“表决权”。非常时期,一旦美国关闭GPS信号或不能使用国际校准数据,我国的时间频率体系也能够独立高准确度运行。

在国防计量领域,有不少人都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研究员赵宏立一样,怀揣着富国强军的“中国梦”。赵宏立一直潜心发射药特性测量与计量技术研究工作,该基础研究领域是身管武器弹药系统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没有技术规范及经验的条件下,他带领研究团队开拓创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丰硕的研究成果。2002年他主持完成了“发射药恒压燃速标准装置及标准物质”项目,建立了不同于国外方法的发射药燃速装置,形成独立的燃速测量与校准方法,该成果获得2003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他主持完成了“20MPa~100MPa下火药燃烧性能测量与校准技术”项目。该项目成果已应用在高压发动机装药、抛放弹发射药装药等型号武器生产研制所需测试系统的校准检定工作中,为设计和发展高性能的武器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该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沙漠、戈壁等航天发射、武器试验的边远试验场区,当出现计量测试难题时,只要陈怀艳的身影一出现,场区的同志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研究员陈怀艳从1995年开始就从事计量工作,是我国航天发射测控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计量战线上一员老兵。短短几年内,她组织力量集智攻关,完善测量标准11项、建立急需测量标准14项,将计量校准测试能力拓展到41项,确立了无线电电子学、时间频率、电磁学等专业计量技术能力在全军军事计量体系中的领先地位,为航天发射和武器科研试验计量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航天发射和武器科研试验任务高难度、高强度、高密度发展态势,“为试验装备保障好、为试验任务支撑好”的工作理念深深扎根于陈怀艳的心中,她带领团队优质高效完成了数百项测量标准和数万台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测试验收,从未影响任何一次任务。2008年担任总装科研试验装备计量测试中心主任后,陈怀艳又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以及武器装备靶场试验等大型科研试验计量保障任务。

在此次“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中,还有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马骊群、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大扭矩一级计量站李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李得天、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李涛、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立等,都将自己的智慧与青春献给了国防军工计量事业。

计量发展最积极的探索者

甘丛笑,人如其名,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现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担任高级主管的她,已与计量管理结缘33年。在同事眼中,她就是一个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铁娘子”。计量数据千头万绪,每次做统计工作都非常麻烦,数据的真实性也不易考证。面对这一难题,甘丛笑主动创新。2001年,她计划利用公司数字化平台,采用系统管理理念,建立一个计量信息数据库。但是这个数据库一定要功能全、内容多、易操作,并且不能局限于以前的三级管理模式,要做到所有基层计量人员均可使用。为此,她翻阅了许多相关书籍、案例和技术资料,最终设计出树状模式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各类信息187140条,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多节点的网络化动态管理。系统运行后,受到了新疆油田计量人的广泛好评,也使新疆油田计量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她还指导市(局)21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通过了国家/省级计量认证评审,15个单位取得国家二级计量单位,6个单位建立并通过了国家计量检测体系评审。作为一名边疆地区的计量管理者,甘丛笑始终胸怀全局,面向基层各民族计量员工,满腔热情地开展计量培训工作,先后编写了173万多字通俗易懂的讲稿和教材,授课49期,培训4515人次。

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计量人就选择在退休后,发挥余热,以各种方式为计量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的艾学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干了41年计量工作的艾学璞在2005年退休,本该是颐养天年的他却实在割舍不下自己热爱的计量事业,主动承担起了筹建天津市计量博物馆的工作。从此,天津市的各区县质监局计量所、计量器具制造使用单位、不知名的老街道和古董商店,都能见到艾学璞的身影。在挖掘、搜集的同时,他甚至自掏腰包购买“计量宝贝们”。从最初的几平方米小办公室,到现在上百平方米的宽敞大厅;从最初的馆藏40多件,到现在的500多件;从最初的家用市尺、杆秤,到现在的清代制造金银饰品的清库部天平、砝码等,一件件展品得以重见天日,一件件宝贝被重新珍藏,一个个计量故事被人们熟知。博物馆对外开放已有9个年头,年近70岁的艾学璞怀抱满腔的激情,又将计量历史、计量文化、计量科学技术的精髓,凝练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化作引人入胜、启迪心扉的解说词,将各层面、各领域的参观者带入计量文化的殿堂。他用满腔热情的解说宣传计量,激发了参观者关心、热爱计量之情。9年来,天津计量博物馆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近万人,这里已成为保护计量文物、宣传普及计量科学知识、传承计量文化的阵地。

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量发展与管理制度,计量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在不断探索的计量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将记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吴建英、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汪民、《中国计量》杂志社编辑部陆志方、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郭志华、修正药业集团修来富,这些优秀计量人的代表。

在这样一个专属于“计量”的节日里,我们走近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计量人,感知他们对祖国人民和计量事业深深的爱,赞颂他们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国计量人的努力下,中国计量将更加成熟地走向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世界,更加自信地引领世界。

“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入选名单